-
-
-
shuaijiasheng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245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10-13
最后登录时间: 2007-12-05
-
-
从寓言中领悟到的研发管理问题
shuaijiasheng 发表于 2007/10/25 8:41:30 716 查看 2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为此,美国当代管理大师赫伯特•A•西蒙在其专著《人工科学》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可以作为佐证,其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值得同仁们认真玩味。
从前,有两个表匠,一个叫霍拉,一个叫坦普斯。两人都很受尊重,他们各自的工场中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因为老有新主顾上门。不过,不久以后,霍拉发达起来了,而坦普斯却越来越穷,最后连铺子也关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他们做的表都由大约1000个零件组成。坦普斯如果尚未装成一只表就不得不中途放下,比如说去接电话的时候,那么它立刻散掉,又得从头装起。顾客们越喜欢他的表,他的电话就越多,他就越难得到足够的不被打断的时间来组装完一只表。霍拉做的表并不比坦普斯的简单。但他经过设计,可以用十个零件装成一个组件,十个组件又可装成更大的组件,十个大组件构成的系统就是整只表。因此,当霍拉不得不放下装了一部分的表去接电话时,他只损失一小部分活儿,他组装一只表所用工时只是坦普斯所用工时的一个零头。
其实,对坦普斯和霍拉两人工作的相对困难程度进行一番定量分析是很有说服力的。假设,在正往一未完成的装配件上安一零件时被打断的概率为p,现若p为0.01左右,即,无论对哪一个表匠,在向装配件上安一个新零部件时被打断的可能是一百次有一次。那么,通过计算表明,坦普斯装一只表平均所用时间比霍拉长4000倍。
以我之拙见,这则寓言带给人们两点启示:
启示一、在多层异步开发模式中,通常出现开发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层次之间的工作互相依赖,上层的技术或系统必须对使用的底层的技术充分信赖。当产品是基于许多成熟的共享的公共构件模块和技术搭建或集成而成的话,无疑产品的质量、进度、成本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保证,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风险大为降低,开发周期大为缩短,使产品能快速推向市场。
启示二、我们各级主管应该学习表匠霍拉关注手表的组件制造的工作思路,通过打造相应层级中的组织或团队到足够强大,一层支撑一层直到最高层级,一个结构复杂的组织怎样才有可能始终保持足够强大?其实,稍加观察、分析和总结就可以得知,层级结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客观事物组织形式不断演进的最普遍现象,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最本质最普遍反映。
启示三、与表匠霍拉关注手表的组件制造一样,从单个组织或团队看,无论身处哪个层级,我们各级主管除关注部门职能定位和业务目标外,还必须因地、因时和因人制宜,高度关注组织——功能设计、岗位分工协作、制度流程和IT支撑等要素的体系化建设,还特别要重点关注部门干部与员工队伍建设。一应俱全,才能打造一个能承上启下、左右相通、良好运作,且团队绩效渐行渐高的体系化组织。